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往往會有一些嬰兒因為某些原因而出現厭食情況 。嬰兒厭食又應該怎麽辦呢 ?下麵我們一起看看 。
小兒厭食症的症狀
小兒厭食症是指小兒(主要是3—6歲)較長期食欲減退或食欲缺乏為主的症狀 。它是一種症狀 ,並非一種獨立的疾病 。小兒厭食症又稱消化功能紊亂(disorders of digestive function)在小兒時期很常見 ,主要的症狀有嘔吐 、食欲不振 、腹瀉、便秘 、腹脹 、腹痛和便血等 。這些症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 ,且常出現在其他係統的疾病時 ,尤其多見於中樞神經係統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時 。因此必須詳細詢問有關病史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其原發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
教你正確對待嬰兒厭食
科學喂養
及時斷奶 ,適時添加輔食 ,使嬰兒順利完成從吮吸到咀嚼 、從進食流質到固體食物的轉變 ,以促進味覺及消化功能的發展 。
掌握幼兒進食心理 ,開展正確的心理誘導
①順其自然
如果孩子食欲不振的話 ,則可以順其自然 ,一頓不吃無大礙的 ,這樣反而可以使疲勞的消化係統有一個休整機會 。
②誘發食欲
經常變換食物的花色品種 ,色 、香 、味 、形俱佳的食物可引起攝食中樞興奮 ,產生食欲 。嬰兒初次接觸某種食物時 ,家長可給食物以適當的評價 ,成人的正確評價可起導向作用 。
③進餐前應保持愉快的情緒
飯前讓孩子看看有趣的畫報 ,聽聽有趣的笑話 ,做做遊戲 ,以保持愉快的情緒 ,提高攝食中樞的興奮性 ,使胃腸消化液分泌增多 ,腸蠕動增強 ,以促進食欲 。
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吃飯要定時 ,不可無節製地吃零售 ;晚上宜早睡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開展適當的活動以促進新陳代謝 ,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 。
但活動量不宜過大 ,特別是飯前不能玩得太高興 ,以免過度疲勞或一時安靜不下來而影響食欲 。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
①飯前準備
每次飯前要進行桌麵清潔消毒工作 。嬰兒飯前須洗手 ,飯後要擦嘴 、漱口吃點心後也要漱口,吃完水果要洗手 。教育嬰兒飯前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飯前半小時不要飲水 。
②按時就餐
每天三餐一點要按時 ,每次用餐的時間掌握在半小時左右為宜 。讓孩子安靜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培養細嚼慢咽的習慣 。
另外要養成嬰兒自己吃飯的習慣 ,一般來說 ,嬰兒1歲半就會拿匙吃東西 ,2歲嬰兒完全可以練習自己拿匙吃飯 ,以後逐步讓他們學習使用筷子和其他食具 。
③定點定量
每次進餐要有固定的地方 。每餐飯菜應根據嬰兒的需要量供給 ,注意營養全麵 ,品種多樣 。早餐以主食為主 ,副食為次 ,幹稀搭配 ,甜鹹搭配 。
午餐 、晚餐主副食並重 ,一葷一素一湯 ,注意不要讓嬰兒用湯泡飯 。節假日不要讓嬰兒進食無度 ,以免傷害嬰兒胃腸 ,造成消化不良 。
④少盛多添
大人不宜把飯盛得太多 、太滿 ,也不要將菜一下子全盛到嬰兒的飯碗裏 ,最好是吃完再添 ,並及時表揚 ,使嬰兒情緒愉快地進食 。
⑤養成嬰兒不挑食的好習慣
在安排嬰兒膳食時 ,注意粗糧 、細糧搭配 ,葷 、素搭配。如果嬰兒不喜歡吃某種食物 ,成人可以采用由少到多的策略逐步糾正 。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嬰兒麵前談論自己對某種食物的喜惡 ,以免對嬰兒產生直接的影響 。
對食欲不好 、挑食 、拒食的嬰兒 ,我們不要在進餐時批評指責 ,以免進一步影響食欲 。如果是單純挑食 ,可在烹調中翻些花樣 ,注重菜肴的色 、香 、味 、形 。
對不喜歡吃肥肉和蔬菜的嬰兒 ,可以把肥肉和蔬菜剁成肉醬 ,包在餃子裏給嬰兒吃 。針對嬰兒挑食的不良習慣 ,還可通過講故事 、念兒歌的方式介紹種種菜肴的特征和營養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