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網站公布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規劃對完善社保製度 ,深化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作出了全方位部署 ,有不少政策性突破 ,社保 、養老金 、工資收入等方麵未來5年將發生一係列變化 。
【變化一】社保 :待遇水平將穩步提高
社保待遇連著老百姓的救命錢 、養老錢 。規劃將“社會保障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定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之一 。
規劃明確 ,推進社會保險待遇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動調整 ,綜合考慮物價變動 、職工平均工資增長 、基金承受能力以及財力狀況等因素 ,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工傷保險待遇水平調整機製 ,完善失業保險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製 。
人社部數據顯示 ,從2012年至2020年 ,企業職工月人均養老金由1686元增長到2900元左右,全國月平均失業保險金水平由686元提高到1506元 。今年職工基本養老金實現“17連漲” ,上漲待遇近期發放到位 ,按照規劃要求未來有望繼續上漲 。
此次規劃還提出 ,全麵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製 ,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 ,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 ,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 。
一係列新舉措 ,都將持續提升社保的“含金量” ,讓民生保障的底線兜得更牢 。
【變化二】收入分配 :“提低擴中”縮小差距
圍繞“十四五”期間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這一要求 ,規劃分類別 、分情況作出一攬子政策安排 。
例如 ,以非公有製企業為重點 ,提高工資集體協商的實效性 ,著力增加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 ;強化對不同行業 、不同群體工資分配的事前指導 ,探索發布體現不同行業 、不同群體特征的薪酬分配指引 。
事業單位逐步實現績效工資總量正常調整 ,實行高層次人才績效工資總量單列 ,探索主要領導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製 ,深化公立醫院薪酬製度改革 ,推進高校 、科研院所薪酬製度改革 ,完善消防員工資福利政策 。
國有企業普遍實行全員績效管理 ,建立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核心關鍵人才薪酬製度 ,推動分配向作出突出貢獻人才和一線關鍵崗位傾斜等等 。
規劃還部署 ,以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 、技能型勞動者 、小微創業者 、農民工等為重點 ,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 。
專家表示 ,這些安排體現了一個總趨勢 ,即未來幾年政府將加強對企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的調控和指導 ,並通過“提低擴中”縮小收入差距 ,讓更多普通人的“錢袋子”鼓起來 。
【變化三】養老金 :逐步提高最低繳費年限
根據社會保險法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但是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這一規定將在“十四五”期間有所調整 。
規劃提出 ,逐步提高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 ,修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月數 。
“這些都是國家為了確保養老金收支平衡打出的‘組合拳’ ,是我國老齡化背景下的必然舉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 。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估算 ,“十四五”期間新退休人數將超過4000萬人 ,勞動年齡人口將淨減少3500萬人 。
鄭秉文說 ,適當提高最低繳費年限 ,繳得多 ,退休金領得多 ,對提高個人養老金替代率 、製度的可持續性都有利 。
專家表示 ,最低繳費年限提高對企事業單位職工影響不大 ,主要影響的是靈活就業人員 。後者完全由自己繳費 ,按最低年限繳納很常見 。最終提高幾年 ,還需根據我國勞動者的平均就業年限等研究確定 。
【變化四】靈活就業人員工傷保險 :外賣騎手等將不再“裸奔”
權威數據顯示 ,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 ,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長 。2020年 ,共享經濟提供服務人數約8400萬人 。但是按照現行規定 ,靈活就業人員與從業單位之間屬於非穩定勞動關係 ,無法獲得工傷保險 、失業保險等製度保障 。
針對這些痛點 、難點問題 ,規劃提出 ,建立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機製 ;製定職業傷害保障試行辦法 ,推進平台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會保險的戶籍限製 。
“及時補齊保障短板 ,健全就業、勞動報酬 、社會保險 、技能培訓等方麵的製度 ,既有助於維護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 ,也有利於促進靈活就業 、增加就業崗位和群眾收入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 。
按照相關部門部署 ,下一步將明確互聯網平台企業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責任 ,為平台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與工傷保險待遇總體一致的公平保障 ,讓外賣騎手等不再“裸奔” 。
【變化五】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工傷保險 :實現廣覆蓋全部納入
實現工傷保險政策向職業勞動者的廣覆蓋 ,將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製度 ,這是此次規劃提出的又一新要求 。
據了解 ,我國工傷保險製度是在上世紀90年代《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基礎上逐漸建立起來的 ,公務員及參公人員最初並不包括在其中 ,如果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主要由民政部門參照相應條例給予撫恤和優待 。
不過 ,撫恤和優待的保障情形相較工傷保障範圍更窄 。公務員及參公人員上下班途中遭遇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 、在工作崗位猝死或者患職業病等 ,工傷待遇可能得不到有效保障 。
為推動公務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保險待遇 ,近年來人社部積極支持鼓勵各地將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範圍 。截至目前 ,全國已有20多個省份將公務員整體納入了工傷保險製度 ,其餘省份的部分地市也開展了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試點工作 。
按照規劃 ,除實現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全覆蓋 ,我國還將研究完善工傷保險相關製度及配套辦法 ,以高危行業為重點 ,持續擴大工傷保險覆蓋範圍 ,使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從2020年末的2.68億人提高到2025年的2.8億人 。
【變化六】勞動者休息權益保障 :完善工時 、休息休假製度
針對企業超時加班 、惡劣天氣強製出工等問題 ,規劃回應社會關切 ,提出完善工時 、休息休假製度 ,並專門部署開展對重點行業的突出用工問題進行治理 。
“隨著非標準勞動關係越來越多 ,亟需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等作出更加周密科學的安排 ,維護勞動者權益 。”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說 。
多位專家認為 ,應督促互聯網平台企業按規定合理確定日最長在線時長或者工作時長 ,安排工間休息 。同時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 ,為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基本權益保障 。
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做好快遞員群體合法權益保障工作的意見》 ,明確要求有關方麵研究製定快遞員勞動定額標準 ,確定快遞員最低勞動報酬標準和年度勞動報酬增幅 ,快遞企業落實帶薪休假製度 。
(新華網)